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單期簡介
三句話征服所有人的心
簡報的過程,就是征服人心的過程,不論目的是募資、銷售或提案。做簡報的下場常常是上得了台、下不了台,問題就在準備不得法。全美最受信賴的創業導師,要教我們透過開場、主體、結尾的安排,「三句話」讓所有人統統點頭買下你的帳!
2006-11-09 /  7338  2
收藏本期

提升溝通的方法──透過中介角色增加溝通的潤滑

簡介

李誠
美國麻省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州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管理學院院長、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副社長。現任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金鼎講座教授,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理事長、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

近來專程訪台的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謝林(Thomas C.Schelling),與共同獲獎人耶路撒冷西伯來大學教授奧曼(Robert Aumann),兩人的學術研究重心為「合作導向的賽局理論」,利用共同期待,使得更能促成協調與合作,進而解決各式衝突。謝林教授在台灣的公開演講中,多是引述冷戰期間的故事,包括60年前的核武發明、美國及蘇聯的互動等。

永不斷線的美蘇熱線

其中,謝林教授提醒,劍拔駑張的美、蘇冷戰關係中,出現了「美蘇熱線」這項工具,意義不在於美國和蘇聯元首可以隨時互通電話,而是提醒所有人,愈是在危機時、愈不能沒有溝通。美蘇熱線代表的是溝通、是協調,兩國存在很多利益衝突,始終沒有廢除熱線。值得注意的是,美方把「熱線」相關的許多訊息,傳遞給一般大眾。

例如,各講各自語言的雙方總統,需要翻譯人員才能了解對方的話,於是翻譯人員陪同總統的影像畫面,也成為「進行溝通」的訊號。此外,當時沒有即時通或SKYPE,而是使用電報機打字,於是工作人員搬運電報機進總統辦公室的畫面,也代表了正在溝通的訊號。

謝林教授不僅從理論上,分析溝通對於化解危機的重要,也很務實地提出可行的方法,超越一般學者的視野與思惟,獲得世界殊榮果真名至實歸。回過頭來,看看我身處的高等教育圈,一些長期去化不了的對立問題,應該可以試行提升溝通的方法。

學與用的落差

曾經,有一位企業主管回來學校上課,和我聊起現在大學教育出來的年輕人,「為什麼才剛畢業的人,業界就用不動?」他的問題是,企業界認為大學畢業生不好用,很多實務的工作他們都不會,少數會說明的人盡是講一些學校的理論,多數是要大小事情從頭教起,也因為這樣,業界愈來愈不喜歡雇用沒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寧可薪水多加1,000、2,000元,挑選有工作經驗者。 一般教育界對於企業界的類似抱怨,常常是嗤之以鼻,認為企業界誤把大學機構當成高中教學,以為大學生在學校就是要學習技能,要求畢業生應該熟悉職場所需要的各式訓練,被公司錄用時就是完美的職場人士。站在高等教育的立場,大學生的養成,重點在於學習「學習的能力」,英文的說法是ability to learn,透過教授們的導引,大學生因而跨進學習的樂園,窺見知識的殿堂。

產學的溝通方式

業界需求和教育功能,存在認知的差距相當明顯,兩邊都站在各自的立場說話。與其讓問題持續發酵,倒不如試試我的方法:成立中間機構,發揮中介角色的功能,提高雙方溝通的機會。以此為出發點,以下的3個情境都可以藉由中介角色的增加,傳遞不同的訊息,達到化解對立、提升溝通的效果:

1.產業界的職前訓練單位

高等教育端雖然課程設計需要配合時代腳步,但是再怎麼修改也不可能改為「職業訓練中心」,大學的課程內容如果把重點放在「企業界的需求」,可能在大學二年級上的課,到2年後畢業時已經不適用,因為經營環境一日數變,企業管理有很多應急的部分。學校不能提供企業界馬上可以用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提供企業界「可用的人才」,這些人才了解學習的方法、具備做事的能力。至於企業界該如何善用這些人才?我建議的方法是,由企業界增加產業訓練,而且是以主辦者的角色來規畫課程內容,針對個別產業的專業知識,以及企業文化的差異等。不要以為這些課程早已淪於形式,而要將之視為傳遞給職場新鮮人的溝通訊息,讓他們接近產業的用語與生態。

2.商管學院諮詢委員會的業界代表

學院的諮詢委員會主導教學的策略及方向,如果成員通篇是長年在校教書的教授們,每個人的思惟相近、提出的可行方案也大同小異。我曾在任職的學院,嘗試引進業界背景的意見領袖,加入學院諮詢委員會,在討論議題時,教授們重視的多是符合學校規定的討論,業界的說法則相對多元,多數是就自己的產業背景提出看法,無論產、學雙方在會議上爭辯得多激烈,最後可望得出對學院未來發展的適當導引,既保有學術的本質,又添加產業界的趨勢。這就是討論過程時,雙方丟出來的溝通訊息,所創造的正面綜效。

3.董事會增加異業背景的董事加入

企業的董事會成員,除了創業團隊、內部高階主管升任,有大股東代表的董事、有從外面聘請進來的獨立董事,他們因為背景、關係不一樣,能為公司帶入或方便取得各式資源,成為公司與外界的橋粱、銜接者。其中,有些是能為公司帶來聲譽的外部董事,諸如台積電聘請前惠普執行長費奧莉娜擔任獨立董事,這是企業對外界傳遞的溝通訊息,表示連重量級人物都肯為該公司效勞,有助於公司方面取得額外的資源。在此建議,引進法人投資機構、創投基金經理人擔任董事,會增加吸引潛在投資者的意外功能。

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都可以發展出不同的溝通方法,一如謝林教授所言,溝通的意願重要於其他的部分,基於個人誠意及專業能力所提出的一言、一行,全都是溝通的符號,就像我藉由本文的闡釋,也是在和讀者們溝通一介學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