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策略
單期簡介
錢與閒
10件事,實踐人生、享受財富
20世紀結束時,每14 戶美國家庭,就有1戶的資產淨值達100 萬美元或是更高。從實務面來說,這表示根據統計數字,現在的人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有機會獲得財務自由,去做想做的事。然而大多數人的目標,不光是做個百萬富翁,更要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做自己熱切渴望做的事。換句話說,光有錢卻沒時間享受,終究有美中不足之憾。
2003-10-02 /  15683  6
收藏本期

規畫未來是每個人的責任

簡介

吳啟銘
現任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美國密西西比大學財務金融博士、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碩士、政治大學企管系商學士。研究專長:投資學、個人理財、企業評價。

本期《大師輕鬆讀》選評的〈錢與閒〉作者在35歲時才開始思考退休的事,並著手準備。在這個年齡開始思考這件事是很自然的,但若要如作者般在47歲退休,就困難了。不過,至少別讓自己一直工作到65歲才從職場退下。我的觀察是,如果能夠在年輕時,擁有多一點的理財觀和具體行動,也許人生的路走來就不同了。

領導者的社會資本

本文作者勒巴夫說:「人生是拿來享受的,不是拿來忍受的。」而人生要享受的,正是財富和時間。失業的人有的是時間,卻很可能沒有財富;高階主管可能有的是財富,卻沒有時間──要做到有「錢」又有「閒」,是需要用心規畫的。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什麼都不做,財富就會自己增加;也別以為等自己有了錢,就一定知道怎麼用,事實上,有很多人確實不知該如何運用或享受財富。因此在「財富/時間」座標中兩個極端的人,大概都很難談幸福。

談到理財,很多人都以為要拚才會贏,在股市殺進殺出,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白忙一場,自己並沒有因此變得富有。所以奉勸大家不要把理財窄化成買賣股票,還有很多更好的選擇。還有一種人的理財態度則是過分「雲淡風輕」了,完全不在意、也不努力累積自己的財富。結果是,錯失了時間價值,一晃眼15~20年過去了,同學、朋友可能已經有能力享有有餘裕的未來人生,自己卻還不能從做不完的工作中脫身,這兩種情形都不好。

找出理財與時間價值的關係,致富的首要任務。

做好理財工作,最重要的是看到致富的「機會性與可能性」,然後想辦法實踐種種可能性。在實踐過程中,「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也是「知識經濟」的另層含意,能把知識轉化成dollar sign。如果缺乏活用知識的能力,擁有知識的人不一定能產生經濟的力量,也就是說,知識並沒有轉換成為個人資產。我在教書過程中發現,很多人以為「投資學」不過就是一門「學問」,學後便束之高閣,完全沒想過運用其中法則為自己創造福利。事實上,透過良好的理財畫改變人生是有可能的,重點在於,你得先知道理財的重要性,然後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

破除「明牌式」投資理財心態

理財是一種實現可能性的過程,重要的是方法。可是很多人要的卻是奇蹟、直接的答案,而不是思考過程。例如前幾天我去吃麵,麵攤老闆要我報三支明牌,我卻試著跟老闆談論一些股市資訊,結果老闆告訴我:「老師,告訴我買哪幾支就好了啦。」恐怕這是很多股市散戶抱持的心態。我則認為想以這種態度累積財富,太難了。投資靠此種「猜謎活動」是沒有成功的必然性,或許「給我明牌,其餘免談」的人,並沒想過這類的問題吧!然而,股市有沒有真正的明牌?畢竟投資不是講運氣,而是方法,怎能把自己人生的安全感建立在「聽說某某股票會漲」之上。想也知道,人生哪有這麼便宜行事的好康?要是真的這麼簡單就能發財,還有天理嗎?

勒巴夫說:「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而非金錢。」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一般人的想法剛好相反,總以為時間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因而不大在乎如何分配時間,對追求財富則顯得過度積極。我想所謂的過度積極,是指是過度操作,投資的精華不在操作,而在配置。理財成敗和個人多會換股操作沒有直接的必然關係。事實上,很多人太慢將工作收入轉成資產,或是未全天候持有可生利的資產,以至於讓自己一輩子因為經濟理由,被迫辛苦工作,一直從事時間效益很低的事,卻自以為是充分利用時間,其實是讓自己過於廉價地不當忙碌著。

紀律為理財成功之本

紀律也是理財的要素之一。把收入變成儲蓄,轉換成投資,最後將投資變成財富,因此把工作所得變成資產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徹底的紀律執行過程。財富還未累積到理想目標時,謹慎地過較為節省的生活,嚴格遵守不追高殺低,不聽信市場上各種傳言等,這些都需要紀律,才有可能達成。投資市場上總有一大堆風聲和消息,但投資人要聽的是專業成功者的經驗,要相信真正經過過理性分析的投資建議,其他的,一概不理。有時候,聽得太多,如五色亂目,五聲亂耳,反而把投資搞得過分複雜,還不一定賺錢。我始終相信,投資準則其實很簡單,八成的人都聽得懂,至於能不能做到,就看個人的紀律了。

理財是實踐人生的手段

理財的本質不只是財富的增加,更是人生價值的全面定位與實踐。財富對生命而言,其意義為何?為何需要擁有若干規模的資產?人生並不是簡單「財富 = 幸福」這樣簡單的公式而已,擁有財富的背後其實涉及更深、更遠的人生規畫。因此,也許大家都該問問自己:「我的自我滿足系統是什麼?財富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這也印證作者的建議,「人應該把時間分配在4大領域:學習,賺錢,生活和給予。」並均衡配置。事業、家庭、娛樂、健康和社群關係是構成人生的幾個構面,理財活動的最終目的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有能力去建構一個平衡的人生。

有時看到某些有錢人,總覺得這些人身上少了些什麼。他們自己不快樂,而擁有的財富似乎對社會、整個世界也沒有mean something。此時不禁令人懷疑,這樣的有錢人不知是用來做啥的?知名管理學者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大象與跳蚤》一書裡提到,就像投資有portfolio的概念,未來許多人可能會過著「組合式工作」的生活。組合內容包括(1)有給工作,(2)家庭工作,(3)奉獻性的工作及(4)終身學習工作。本文作者勒巴夫提出人生4大領域與韓第的預測非常類似,這也可以說是人生的配置。這些項目彼此間不是替換的關係,而是一種分配的選擇,分配比率也會隨人生不同階段有所調整。正因為人生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需要經常檢視,一如檢視個人理財走勢圖。因此,我認為勒巴夫的這項觀念對每個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人,是具有很高的啟發性。

總而言之,美滿人生的4大要領是:做好計畫、有實踐的紀律、執行有成效,最後達到平衡。平心而論,財富最終目的是為了享有財富帶來的好處,前提是所擁有的能提供自己足夠的安全感。我也發現,經過時間的累積,現在比較能夠享有資產帶給人的安定與安全感。舉例來說,從前我是非常節省的,每次旅遊前,就會一直計算這趟旅行又花掉多少薪水,愈算愈捨不得。如今卻是旅行的開銷豈能來自薪水?投資滋息的利息會讓我在旅遊時,比以前更能盡情享受「花錢」的自由,也學習讓花錢變成一個風格,讓花錢可以創造更高的生活價值感。

看完本期《大師輕鬆讀》〈錢與閒〉後,你已經開始屬於個人的「有閒有錢、理財規畫」了嗎?訂好想預備退休的年齡,算好還需要多少錢才能在預定的年齡退休。然後,今天就開始行動!

(口述/吳啟銘教授 採訪整理/彭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