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大贏家
大型企業擅長打規模戰,但卻很難快速地適應市場變化。新創公司顧名思義比較靈巧,卻不容易擴大規模。事實上,能結合規模和靈活度,才是未來的商場贏家。
靈活組織的特質 |
靈活彈性型組織成功的原因在於,這類型組織能夠充分整合 4 項 DNA 構件,具有下列 10 項特質:
1 樂於接受艱鉅挑戰,不會滿足於超越對手,反而勇於突破現狀,所以能夠在高度競爭的新興市場中脫穎而出。
2 企業文化富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3 不斷設定更遠大的目標。
4 不隨波逐流──勇於堅持自己的信念。
5 能夠迅速從逆境中脫困。
6 不會拘泥於員工原有的工作執掌,會找到最合適的人選來進行各項工作。
7 能夠在事態擴大或是曝光之前,及時發現並加以改正。
8 虛心接受指教──並且會從善如流。
9 公開評價成員的表現,並且論功行賞。
10 絕不志得意滿──而是時時調整並修正自己的業務。
靈活的代價 |
伊士曼.柯達公司創立於1892年,是一間高度創新的公司。它因引進布朗尼照相機、投影機和底片而成為億萬品牌。「柯達時刻」一詞更是深植一般人的生活用語,然而它卻在2012年1月申請破產,完美詮釋僅僅依靠擴大規模並不能確保成功。長期下來,想要有出色表現,就必須結合規模與靈活度。
今天,每家公司在營運中都會面臨柯達命運的風險。為了存活下去且繼續邁步向前,你必須願意一次又一次不斷顛覆自己。如果你不親自動手,就會有別人來效勞。
你愈快學習消費者想要什麼、不想要的又是什麼,就能變得更機靈。學習過程和學習本身當然都是很好的,但更重要的是你運用新的資訊所做的事。你一定得將自己的產品、關係、運作方式和組織都設計妥當,才能從中學習並持續調整適應。
一般說來,靈活的組織都會針對消費者的問題發展出多重解決方案,並會跨出辦公室進行實地測試。他們會很快遭遇挫敗,並且剔除行不通的做法。這麼一來,就可以把更多資源投入可行的做法。
放鬆管理 |
健全的企業組織在時間和控制上都會對員工採取放鬆管理。除非組織裡存在這兩種類型的放鬆,否則人們會把精力放在讓自己看起來很忙碌,而不是完成正確的事情。
在時間與控制上適度放鬆的企業,享有以下4項具體競爭優勢:
1 較佳的反應能力──內部實施放鬆管理的組織能夠改變自身,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他們本身有能力調整和改變工作內容,以便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
2 提升靈活度──在商業環境中,靈活度是組織重新設計自身的能力。兩個關鍵組成部分是構思和實施。除非你有多餘的產能可以進行改變,以及仔細考慮這些改變的含義,否則企業根本不具備靈活度,而靈活的企業才能享有活力和能量。
3 更能留住關鍵人才──健全的知識型企業需要留住他們的人才,否則成功執行計畫的能力會嚴重受損,尤其是員工擁有高水準的「領域知識」──在應用這些技能的領域擁有一套技能和明確的專業知識,這點特別實在。領域知識對於知識工作者尤其重要,也可能代表對人力資本的重大組織性投資。在接替的工作者能夠勝任愉快之前,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4 增強自我投資的能力──公司在擴大成長,或是擴大市場占有率時就是在進行自我投資。適度放鬆管理的企業將站上有利位置,可以透過將資源分配給新品開發來進行自我投資。讓發明得以發生的主要資源不是金錢──實際上需要的是放鬆管理。如果組織內的人員忙於保持現有產品線的運行,他們就沒有時間思考和開發下一代產品。企業投資於研究和開發,以期在未來的投資中獲得更顯著的回報。
推薦書單
NO.173 組織為什麼會生病
Results: Keep What's Good, Fix What's Wrong, and Unlock Great Performance
by 蓋瑞.尼爾森(Gary Neilson)、布魯斯.巴斯特納(Bruce Pasternack)
中文版:從後果到成果(大塊文化,2006)
NO.589 可口設計可樂商機
Design to Grow: How Coca-Cola Learned to Combine Scale & Agility (And How You Can Too)
by 大衛.巴特勒(David Butler)、琳達.提許勒(Linda Tischler)
中文版:設計的力量(聯經,2015)
NO.853 放鬆管理Slack: Getting Past Burnout, Busywork, and the Myth of Total Efficiency
by 湯姆.狄馬克(Tom DeMarco)
中文版:別讓員工瞎忙(遠流,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