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美好未來做準備
許多人非常關注未來人才必須具備哪些關鍵能力。但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提問:你想要實現怎樣的未來? 最了解人類心智運作模式的多元智能大師霍華德.嘉納提出了 5 種未來人才必備的心智,讓我們看見一個進步但不失控的美好未來。
1983 年,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嘉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 MI),將人類智能區分為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和自然觀察 8 大項。顛覆以往「一元智慧論」只重視智育發展所產生的弊病,成為許多教育工作者推動教學及課程革新的指導依據。
然而,有感於現今世界,絕大多數的人事物都緊密連結,沒有任何個人或個別團體可以獨自探究本身所屬領域的成功條件。嘉納博士跳脫過去學術研究慣用的客觀描述,提出 5 種未來人才必備的心智,主張這 5 種心智是人們未來應該努力開發、重視的心智。
專業必須跳出舊有框架
未來是如此不確定。唯一確定的是你根本想像不到會出現怎樣的挑戰和機會。既然如此,我們又如何知道需要哪項技能才能成功呢?從嘉納博士提出的 5 種心智:訓練有素、有統合能力、富創造性、尊重他人、合乎道德。你會發現學科或專業的素養其實只占 1/5,儘管你可能要花 10 年以上的工夫才可能精通某個專業領域,但是另外 4 種心智更難以時間估量。
雖然分工愈細,專業化程度愈深;統合能力和創造性卻往往發生在跨界和跨功能的領域。如果你擁有卓越的統合能力和創造性,你的機會肯定比同儕及同業多。21 世紀各種重大變革,加速傳統工作方式及產業的崩壞正是明證。那些改革者或許憑藉科技創新突破,但是他們跳出舊有框架的思惟模式,才是推動變革的主要動力。
科學無法解決價值問題
然而科技進步不代表所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教師或管理者無法憑藉科學方法決定課堂或工作上要做什麼。你可以擁有最先進的技術、最頂級的設備,然而你仍然得依照自己的價值體系做決定。那麼你的價值體系又從何而來呢?是利潤導向?服務導向?還是其他?
這個世界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貧困、污染、恐怖主義仍有賴合眾多學科和專業共同努力。嘉納博士認為過度專注在科學和技術上,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少了尊重和道德倫理,將形成一個欠缺正派工作者與負責公民的世界。
或許,我們仍然很難找出方法設計一種教育或培訓制度,培養這 5 種心智。但無可否認的是,知識的高牆或許容易倒下,但人類的文明卻未必總是往上。如果個人、企業,乃至國家只著眼於生存競爭,很容易以追逐私利為目標。而枉顧公共利益和道德倫理的結果,無論最後存活的是誰,最後都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