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單期簡介
股票操作贏在起跑點
投資與買賣是不同的起點,透過不同操作,贏得自在人生!
2005-07-21 /  6141  2
收藏本期

簡介

葉泰宏
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東吳大學社科所畢業。曾任金鼎投顧、復華證券及金鼎投信研究員,現為台壽保投信龍騰優勢基金經理人,在證券業已有逾5年年資。

淺碟台股市場,投資人必須眼觀四方

微利時代來臨。把錢存在銀行,靠利息過生活的美好時光早已不再!利率直直降,近幾年已走跌至不到2%的水位,但是通貨膨脹率卻逆勢步步高昇,今年6月通貨膨脹率一舉達到2.39%,創下近8個月新高;換言之,利率已不足以對抗通膨,將錢放在銀行,最後終將面臨吃老本的窘境。

要如何才能在高通膨的時代存活呢?相較於定存,高風險、高獲利的股市,或許是一大出口。根據資料顯示,長期投資股票,投資報酬率可達15%至20%,較其他投資工具定存、公債、房地產、黃金,不投資股票才是最大的風險,但是盲目投資股票,所帶來的風險也很可觀。如何穩健投資,本文作者詹姆斯.克雷莫在本期《大師輕鬆讀》的〈股票投資營在起跑點〉一文中,為投資人上了全新的一堂課。

文中提及的投資心法散見於各種股票投資書刊,不過,多數股票投資書刊都以戰略著眼,很少像克雷莫一樣,從個人需求出發,將投資行為深入剖析。

投資和買賣意義大不同

克雷莫將投資需求細分成2類,一是為退休而存錢,一是為擁有可自由支配資金而投資,並各自賦予不同的投資準則,對於剛入門的投資者而言,是不錯的提案,至少可以讓投資者在撒錢之前,自我檢視一下,更慎選投資模式。在自我檢視後,投資人可以形成自有的投資邏輯,知道自己到底是以投資(invest)為主,還是以買賣(trade)為主,之後再針對自己擇定的投資標的做不同比重的組合配置。

文中除了就個人需求出發,做投資與買賣不同目的的建議外,也歸納出交易10誡和投資25大法則,讓投資人可以照章行事,也算是本篇文章中,頗值得讚賞之處。在投資前,除了要嫻熟投資教戰手冊外,更重要的是要呼應自己的投資邏輯操作。如果你界定自己是投資型的投資人,選擇標的時應以穩健為主要考量,此類投資人要縱橫股市首重的是耐心,要有相當的獲利空間,一定要花時間,找到好公司,再等好公司來到好價位,才進場投資,中間時間可能得花數個月,甚至半年;但如果是買賣型的投資人,則不適宜花那麼多時間在等待上,講求的應是靈活、彈性,一切以市場波動為依歸,市場流行什麼題材,就敲進什麼相關個股,以期在極短線可以獲利最快速的報酬率。不過,由於這種交易模式波動大,對於停損及停利的掌握一定要很確實,一旦技術面、籌碼面變差,就得不計價賣出持股。

雖然買賣型和投資型的投資人操作邏輯不同,但是為了確保獲利,在正式踏入股市之前,投資人必須先充實自己,了解股票投資的特性,確定自己的獲利目標,以及承擔風險的能力,並進而掌握經濟景氣階段,以及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形成的因素,如此才能在接近景氣谷底或公司營運與盈餘出現轉機時,適時加碼股票投資金額。當然,景氣由高檔逐步邁向衰退時,也可以適時減碼股票投資,轉進低風險的銀行存款,以確保投資報酬率。

買股票賺公司的未來性

股票買的是公司的未來性,賺的資本利息自然也是來自於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因此在投入股市時,投資人一定要做好一些基本功。其中最基礎的是要蒐集資訊,每天都得將所有可能影響股市的資料全數記錄下來,並研判對不同股價的影響,連帶培養自己對股價反應的直覺。簡言之,所有可能影響公司未來獲利能力的資訊,都是重要的投資指標,可參酌的資訊包括:產業景氣循環目前的落點、政策的動向、公司投資策略、目前的獲利狀況、今年的獲利預估值,都是很重要的指標。一般來說,買進一檔個股,最佳時間點是買在產業景氣循環剛起來時,一旦嗅到這種氣氛,就可以就先前挑定的類股,挑出其中表現較佳的龍頭股或是中小型成長股,作為切入的標的。由於採中線投資模式,一旦投入,除非基本面改變,或是提前達到獲利目標,否則不用輕易更換持股。

當然如果投資人採的是題材型的操作模式,就得隨時關注股市資金的動向,以及目前的熱門話題,特別是相關媒體(例如:《經濟》、《工商》、《財訊快報》)的報導,一旦發現可以著墨的標的,就得要盡速切入,如果可以買在市場產生興趣前,就可以有機會享受到超額利潤。不過,在採取題材操作時,一定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才行。

懂得買股,更要懂得賣股

所謂每天進行動態調整,指的是投資人每天都必須檢視個人買進個股當初的意義、操作邏輯等指標,並持續問自己當初買進的那檔股票,現在看法是否有改變?買進後,股價是否依據原先的規畫走?如果沒有,原因何在?是短期因素,還是長期的影響?如果與原先的看法出現歧異,就得立即重擬新的投資計畫。

舉例來說,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轉進行動電話用手機晶片市場,如果當初你看好聯發科的原因,就在於該公司的轉機,經後來驗證聯發科技2.5G行動電話用手機晶片率,先在去年第四季達到月出貨量100萬顆,6月出貨量更一舉突破200萬大關,累計上半年出貨量概估已超過1,000萬顆,全年的總出貨量可望挑戰2,500萬至3,000萬顆間。聯發科的出貨已侵蝕到外商包括亞德諾(ADI)、德州儀器(TI)等的既有市場版圖。此消息不啻為向來在無線通訊晶片呈現弱勢的台灣晶片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伴隨著基本面的轉機,聯發科的股價也確實在4月發動,3月31日的224元,一路走揚到7月14日的313元,獲利報酬率近40%。

法人是台股的多空指標

雖然文中提具了不少投資股市的心法,但對屬於淺碟型市場的台灣而言,卻未必那麼實用,原因就在於台股股價的波動原本就較其他市場大。雖然國人在證券市場的累積開戶人數已突破500萬人次,幾乎全台灣每4人就有1人投資股票,但是螞蟻雄兵由於組織鬆散,對於台股的左右力道不足,反倒是法人(包括投信、自營商及外資)在台股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以外資為例,他們占大盤成交比重就達到27%至28%,對行情影響可謂動見觀瞻。也正因為這個因素,投資台股除了解公司基本面外,對於法人的動向也不得不關注。

此外,台灣為島國文化,GDP(國內生產毛額)貢獻多來自外銷,外銷國度則以歐美為主,雖然近幾年來不少企業致力於分散市場,但台灣市場與歐美國家的相互依存度仍高。換言之,投資台股,除了解台灣景氣外,歐美景氣的動向也是很重要的指標,特別是科技類股由於外銷比重更高,在投資時,更須留意全球景氣的榮枯。

投資台股另一項很重要的資訊,就是要弄清楚所有產業上下游互動關係。一般而言,景氣回升初期,上游原料類股,在下游業者備料需求啟動下,業績將會先行走揚,連帶推升股價拉出波段漲幅,如果可以先行洞悉彼此的連動關係,即可搶先部署,買在股票起漲點。

簡言之,投資股票不光是簡單的買進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懂得買,還要懂得賣。至於何時買進、何時賣出,除了考驗你的專業外,也考驗著人性,如何在不追高殺低的人類通病中賺取利潤,應該是所有股票族在投資前必上的一課。如何克服人性弱點,端靠個人的專業,惟有在掌握足夠的資料下,你才能克服心裡追高殺低的魔障,作出最正確的抉擇。換言之,如果你想在股市中賺取超額利潤,那麼每天至少花1個小時審視持股、蒐集相關資料,應是最上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