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管理  創新
單期簡介
追求A+不要大
不上市、不連鎖、不擴張,短小精實,小巨人本色!
2006-05-11 /  5502  2
收藏本期

台灣中小企業往哪裡成長?

簡介

賴杉桂
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公務人員高考財稅政人員及格。從公務體系基層做起,歷任經濟部商業司科長、組長、專門委員、副司長,中小企業處副處長,自民國90年7月擔任現職至今。目前兼任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台灣糖業公司董事,國家品質獎委員會委員,公暇之餘也在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兼課。

我在公部門服務的30多個年頭,互動的對象都是廠商,或許是因為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家數的98%上下,個人接觸過無數的中小企業,親眼閱歷了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成長史。相較於大型、集團企業追求產值目標,中小企業強調「價值」,小而美、小而精,單一企業對經濟的貢獻不大,總體累積起來卻很突出,組織規模小也易於創新,所以一般上,有能力適應新的生態。

就像本期《大師輕鬆讀》原著作者一開始就提到,財經媒體總是把報導焦點放在上市或大型公司,和我們單位往來的企業大多數不是這一類,媒體記者看不到他們,並不令他們喪志,反而不斷地找機會主動表現。有一次處裡的小型會議,我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看到一位中年男士從遠方走進會議室,身上穿載不少飾品,脖子上的項鍊、手肘上的手環、鼻孔上還掛著二個鼻環,乍看實在突兀,我都不想再多看他一眼。

然而,輪到他發言時,這位先生當場拔下鼻環、脫下手環,拿下項鍊,一個個秀給現場人士看。原來,那些全都是他公司的產品:由希旺科技設計生產的數位儲存媒體(隨身碟),CF卡項目的出貨量高居全球第三,同時擁有多項世界級的關鍵性技術,例如有世界最小尺寸的USB Flash Disk,居然也可以設計成飾品的外觀,既創新、又有技術內涵,還由老闆自己扮演產品代言人,令我印象深刻。

中小企業外銷比重遽降

在台灣經濟起飛的1970到1980年代,中小企業曾經扮演外銷經濟的重要角色,當時是典型的「大企業賺新台幣,中小企業賺美金」的輝煌時代,中小企業外銷占全國整體外銷總額的比重,最高紀錄曾經超過80%。很多中小企業都在默默賺錢,即使企業規模長大、訂單增加,寧可選擇切割組織的方式,多掛幾家公司的名目,比較像作者所描述的小巨人企業影像之一。

可是到了1990年,中小企業占外銷的比重滑降至60%以下,旋即迅速退縮,目前直接出口值比重已經不到17%。有一家名為瀚群科技的公司,總經理是陳明舜先生,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他早年的創業歷程也不是很順利,取得國外客戶的信任需要時間,國際市場的急速改變又讓他難以捉摸。陳先生曾經口袋只剩100元,天空還下著大雨,不敢揮手叫計程車,淋著雨走路回家。現在,這家公司的資本額已經1億元,專事生物辨識領域,如標準式指紋辨識機、開關式指紋門禁機、精簡式全機一體指紋辨識機、嵌入式指紋辨識模組,以及無線通訊裝置的應用,極具爆發性成長。

透過3種途徑求生存

台灣中小企業發生重大轉折變化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台灣的產業結構轉變與外銷型態調整,惟有大型企業的規模與能耐,才足以參與全球化的競爭。中小企業的經營受情勢所迫,改以透過3種方式繼續生存:一是作為大企業的衛星工廠;二是針對特定工業素材與零組件進行專業化生產;三是提供大企業在拓展全球市場所需的特殊服務。

中小企業在整個經濟社會中,或在國際市場上,扮演的角色、地位與任務職能,將迥異於過去。首先,中小企業可能發揮的重點職能,不再局限於所得效應與就業效應,中小企業的優勢地位也不再局限於生產效率與勞動生產力等供給面條件。面對的是更迭的新局勢,包括進一步發揮增進生活水準、生活素質的積極作用,同時更著重提升產品素質與提高附加價值能力,均衡強化其對需求面條件的進步。

其次,中小企業在產業經濟的表現,將與過去「產品/服務類項繁多充沛、價廉物美、即時彈性」有所不同,中小企業所表現的創新、誘發投資、多元事業模式、多樣經營方法,以至於更積極的責任承擔與信賴,成為中小企業的新生優勢條件,以及競爭力要素,挑戰國際接軌的宏大任務。

第三,由於中小企業是創業的接續,中小企業的個體數量多、個別規模小的屬性,在未來發生變動的機會不大,甚至會因為單人企業、個體工作室,以及獨立據點的普及,會出現更小、更分散的企業類型。為了處理更活潑的競爭,中小企業必須設法突破有限的能力、有限的資源、有限的規模。

中小企業發展地圖

下圖是我就工作經驗所勾勒的中小企業發展圖像,多數企業多年來僅維持在左下角的「基礎生命型」,型態上是彼此差異不大的「ME TOO」,若想要達到右上角的「成熟事業型」,必須做到優質企業的各項條件,包括人才、財務、行銷、研發、市場都面面俱到。一家企業若想發展到左上角的「成長發展型」或是右下的「利基獨特型」,必須配合的條件不一樣。如果本業是製造業,必須跨入服務的元素,例如日本人所稱的「2.5產業」(製造服務業);如果是本身因擁有特殊技術,在利基獨特領域站得很穩,可是會面臨經濟規模不足的問題,因此需要輔導朝向社群的聚落方式,或是與大企業有效結合,構成實體中衛體系,例如iPOD+相機+手機的異業結合。


在台灣,「成長發展型」和「利基獨特型」的中小企業,最有機會成為小巨人,有兩項數據可以證實他們的潛在機會:

1.高素質人力加入中小企業行列的人數遞增 1990年代之前,大專以上人力投入中小企業的比例甚低,不到3%。但近十餘年來,因為高科技周邊產業發展、專業服務業崛起,以及單人企業納入公司法管轄,使得愈來愈多的中小企業有機會顯現魅力,足以吸引大專以上,甚至碩博士級人才的參與,目前中小企業雇用大專以上人才已達12%。

2.中小企業的平均經營年數有逐漸延展現象 過去「中小企業像蜉蝣、朝露」的老舊印象不再,經營年數超過1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家數比例,已逐年提高到42.3%,經營年數未到5年的中小企業家數比例則僅占37%。

另一項有關地理位置的數據,呼應了前述的聚落化需求,但不一定對全部的中小企業都是正面的。根據經濟部調查,最近10年隨著高科技產業發展的中心衛星體制效應,中小企業地理配置上,有向北部集中的趨勢,使得過去平均分布在各地,創造地方經濟發展的中小企業,大幅集中到北部,從過去超過20%,成長到目前接近45%。如果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移動,中小企業才有機會優質化,卻會造成某些地方經濟發展遲緩,此時政府政策就必須介入,適當扮演主宰資源分配的角色,把情勢導向均衡。

台灣的發展態勢朝向知識型經濟,企業發展的利基與競爭條件不同以往,中小企業的腦力成本逐漸增生,並可能實質超越體力成本,勞工成本也不再是關鍵角色,為使台灣廠商能夠永續發展,政府要注入力量也必須適切。例如,廠商為追求廉價勞力而外移,所造成的產業缺口,應該由政府切入,例如中小企業處推動「協助中小企業提升技術應用能力計畫」,從建立技術交流、交易環境與提供實質輔導兩大方向著手,藉由平台與輔導、服務的導入,協助有意從事技術事業化的廠商及個人,順利完成技術興業的目標。此外,「中小企業聯結供應鏈輔導計畫」、「促進中小企業智慧財產資金融通計畫」等,都屬於類似的目的。

產業合作育成新事業

我個人擔任現職將近6年,最感到欣慰的是創新推動微型企業,和地方特色產業輔導,以新事業育成為有志之士完成創業圓夢計畫。微型企業因為是協助中高齡失業民眾,重振創業精神投入創業行例,配合勞委會開辦微型企業創業貸款與輔導服務,提撥專款供信保基金辦理保證業務,結合創業技能訓練及創業諮詢。地方特色產業雖然是承繼多年來的計畫,興旺地方的經濟發展,然而就目前國內的情勢,地方特色產業和微型創業最具有穩定社會的特殊功能。至於新事業育成推動,也是已開發國家的必然政策,台灣的經濟水平即將步入OECD層級,有必要及早投入產學合作育成新事業。

本期原著作者提出微觀的小巨人,台灣經濟發展過程舉目皆是;現階段的台灣,需要適切的宏觀導引,孵育具有未來架勢的小巨人。這樣的小巨人不會只是一、兩家浮現,而是一個新世代的氣勢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