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管理      
單期簡介
敲下金磚的9大商機
懂得見怪、反應快,全球86%人口都是你的市場!
2006-05-25 /  5571  0
收藏本期

台商在新興市場的另一種戰略

簡介

丁重誠
美國西太平洋大學碩、博士,1990年從台灣赴馬來西亞投資紙廠,專心經營彥武紙業公司,10多年的時間從資本額台幣250萬元,成長為年稅後淨利馬幣1,100餘萬元,並於2003年在大馬交易所掛牌上市,2005成立越南彥武紙業有限公司。獲選台灣政府頒贈的海外青年創業楷模獎、國家磐石獎;馬來西亞頒封DMSM拿督勛銜。為回饋國家的栽培,他為海外台商奔走,曾任馬六甲台商協會會長、馬來西亞台商總會秘書長,去年起擔任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

個人從進入職場、到自行創業,經歷過1980年代的台灣、1990年代的馬來西亞,以及2000年至今的越南,比本期《大師輕鬆讀》兩位原著作者累積的印度和美國經驗,有過之而無不及。談起新興市場的心得,理應由台商當主角,把酸甜苦辣的故事加以整理,萃取而成的經營策略,更值得管理人士用心參考。

面臨抉擇

彥武紙業的總部設在馬來西亞馬六甲,是我和創始股東們於1990年前一年,來到大馬考察投資環境之後,決定的落腳地點。紙業,在產業分類上屬於傳統產業,馬來西亞廠的產品銷售,目標在大馬在地市場,以馬國2,300萬的人口,是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能夠掌握的。

然而,1994年之後,馬來西亞出現勞工短缺的現象,馬國政府開放引進外勞,卻又顧忌當地的就業機會,外勞政策極不穩定,在馬國發展的外國企業面臨兩難,若是選擇留下來,會有生產不穩定的問題;不然,就要放棄在馬國的多年耕耘,外移到其他合適的生產地點。

彥武紙業最後的決策是,雙管齊下:一則把馬國的生產線留下來,轉而生產高單價的創新紙製品,控制品質、服務顧客,做到業界的模範生。另一方面,去年再到越南同奈設廠,進軍另一個新興市場,引進第一級的製紙機器設備,原料符合國際標準,同時注意出口的商機,避免只在越南內部市場和其他台商競爭。

無論是管理學者、或是企管顧問,相信對我們這樣的決策,都會點頭稱是。

可是,市場的反應,讓我們失望了。

包含消費者、客戶以及售價等市場的實際情況,沒有因為廠商的嚴格自律,而得到消費者或買家以行動回饋。彥武紙業的產品沒有因此多賣一分錢,反而因為原物料漲價35%,生產成本急速墊高,客戶在生產端競爭激烈下,供應來源不虞匱乏,不肯接受調高售價,生產者的獲利大幅縮水。公司所有人員每天忙忙碌碌,月底結算卻沒賺幾個錢。

向低價看齊?

原料從源頭漲價,帶來的成本問題不是只發生在我們彥武紙業,多數大馬同業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其中,首打「矇」術:為了爭取訂單,先答應買家客戶開出來的價格,再回過頭來調整產品的原料成分,維持必要的獲利率。

舉例說,紙板每單位的市場一般價為100馬幣,扣除運送、通路等之後,正常淨利是10%;廠商A可以提供穩定品質的產品,不良率降至5%以下,惟價格訂在105元;廠商B提出均價100元,但交貨時間視生產線的排班而定;廠商C開出90馬幣、正常貨。買家先以價格取決,90元的廠商C順利拿到訂單。

在經濟已開發的成熟市場,廠商A獲勝的機會其實最大,產品生產必須符合規格、契合買賣雙方的商業標準。產品交到客戶手上,品質馬上就看到,唯有每一步驟都好好掌握,才能確保下一張訂單還會進來,商譽與誠信,是這些社會所重視的。廠商C能在開發中市場拿到訂單,價格是勝算,至於產品成分、品質控制,沒有制式標準來檢驗,買賣雙方沒有白紙黑字的合約簽訂,廠商C於是苛扣成分、調換原料,用低劣品質的添加物,唯一目標就是把生產成本降下來,維持淨利在10%,或是賺得更多。

俗諺說,一分錢、一分貨,對生產廠商而言,一旦成本和獲利達不到預設目標,就只好降低品質,反正開發中市場的消費者,也看不懂產品的好壞。中國大陸是最明顯的例子,上百萬家廠商在爭取相同的單品商機,買家想要的便宜價格,一定找得到供應廠商,客戶開得出來的訂單回扣,生產廠商也照單全收,所有因此產生的額外成本,全都從原料、製工上扣抵減掉,最後生產出來的成品,品質堪慮,但符合大陸人的基本需求:便宜就好。真是向下沉淪!

只能搶先,別想通吃

我們自律為優質廠商,但因身處開發中市場,面對的買家不夠優質、消費者有待教育,不肯選購我們的高價品,一再重複的結果,是競爭不過其他同業、營業獲利縮水。如果是發生在台灣,正確的策略選擇是教育消費者,呼籲品質的重要,經年累月地推動,買家也會跟著只要好貨、不愛便宜貨。如今是在馬來西亞、越南,我不認為,消費者的教育是由像我們的優質廠商來做。

一如原著作者所指出,開發中國家的商業基礎建設非常薄弱,廠商必須自己引進或興建基礎建設,這是一項大投資,中小企業哪來的通天本領,連教育消費者都要投資。作者所言的「切入市場的機會」,藉由自己引進發電機、變流器、淨水系統或其他資源,從提供給其他市場後進者中,創造自己的獲利空間,實際而言,機會不大。

廠商進軍新興市場,爭取的就是獨有、搶先一步的商機,若想要更進一步的「通吃」,必須付出的能耐、成本,屬於另一個層次,不是台灣的中小企業能玩的。

開發大量運用紙器

當初,我選擇到馬來西亞設廠,是著眼於馬國的廉價勞工、原料,以及大英國協的優惠關稅等,也是因為台灣的小型紙器加工廠生產成本高漲、產業外移蔚為風潮。在馬六甲愛極樂工業區租地創設彥武紙業有限公司,初期只能算是一個紙箱加工廠,再隨當地客戶需求,在馬國各州另設新廠,營業額很快就冠居同級廠首位。由於生產線已供不應求,於是進行擴廠,引進全馬最寬的2.5m瓦愣紙板機,晉身為紙板紙箱,一貫化加工廠。

我的看法和其他人有些不同,紙器業是勞力密集的行業,但不應該是落後、沒有遠景的產業,在商業導向的現代社會,運輸與販賣貨物都少不了包裝,基於環保的概念,紙器包裝最合乎綠色精神的包裝工具,只要改善品質和創新印刷技術,紙器的用途應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彥武紙業一方面從開發技術,賦予紙器新的生命和商機,除了以往耐重防水的功能,還開發彩色印刷技術,使得紙箱不僅是包裝運輸的工具,更兼具行銷展示效果。

開發新的印刷技術,突破以往的限制及加工程序繁複的缺點,讓我們順利取得ISO9002的國際品保認證,並計畫每年都開拓新的研發成果,以相同的原料及通路條件下開發新產品。目前已進行的研發,是圍繞在瓦楞紙的其他用途上,開發出以Paper House為品牌的生活精品,以堅硬瓦楞紙製成的「紙製家具」、「紙製文具盒、筆筒」、「紙製書架」,以及「紙製立體模型拼圖」,並且取得專利,規畫在相同的通路上,以OEM的方式,銷售Ornapaper品牌的包裝材料。

真正的戰場

我的構想是,在市場競爭不斷擴大下,彥武不能夠只死守一種業務,不只依賴工業紙箱獲利,以區隔市場的策略,讓瓦楞紙的衍生產品成為業務的新核心。實際的結果,又不如我們所想像,馬國客戶沒有熱烈反應,新產品能占營業總額的比重很低,唯誠如作者所言,「新興市場變化迅速」,馬來西亞和越南都在轉型,例如大馬政府有意發展新科技領域,許多大馬台商看準未來的市場,連奈米科技都準備引進來,但我希望台商朋友能夠看到下一句:「86%市場的科技非常落後」。即使是南亞國家中較高水準的大馬,是遠不及科技發達的台灣,台商朋友聽我講句真心話:不必想太遠、不必想太美。

個人在市場上30多年以來,多數是在情況未明的新興市場,作者描速的龐大商機確實存在。越南的出口成長每年45%,越南人普遍有工作、有收入,消費能力隨之增加。東協國家的5億人口消費市場被凸顯出來,馬來西亞是串連這個市場的平台,以及通往回教世界的關口。只要品質規範確立,各式成本就能透明,至於獲利可以到什麼程度,全憑組織管理的優劣,這樣才是真正的戰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