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策略  創意
單期簡介
發展未來科技,探索企業未來
科技在哪裡,機會、生活、教育就往哪裡!
參見原書網址
2005-11-03 /  6107  0
收藏本期

未來(Future)

「未來」代表還沒發生、將要發生,以及必定會發生的事物。一直以來,人類都試圖探索、了解並且計畫未來。這樣的期望,從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斯多德的生命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到易經、大藏經、宋明理學等,都可以看到。然而掌握未來談何容易,即使是企業與科技菁英,誤判的案例也所在多有。前IBM董事長湯瑪斯.華生(Thomas Watson)就曾在1943年說過一句最具代表性的名言:「全球的個人電腦市場規模,大約是5台。」

IBM在1960年代推出第二代電腦之後,人類開始進入急劇變遷的時代,電腦和未來畫上等號。然而,到了網路應用普遍化帶動的後PC時代,個人電腦產業反過來要為PC找出未來。2000年5月,包括宏碁、台達電子在內的全球6家重量級資訊企業,與麻省理工學院電腦實驗室合作成立「活氧聯盟」(Oxygen Alliance),希望讓「電腦科技可以像氧氣一樣,不可或缺、無所不在,卻又感覺不出它的存在。」同樣地,歐盟「資訊社會科技計畫」(IST,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y)也有類似性質的「未來家庭計畫」(The Future Home Project),目標是研發自動化的家庭。值得期待的是,一向苦於代工低毛利的台灣科技業,紛紛主動加入「領先科技」的研發,希望能夠在為PC找未來的同時,也能找到台灣產業發展的未來。

仿生(Bionic)

「仿生」就是模仿各種生物的優點,作為創造或改進科技的方法。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墨子的木鳶、公輸班的木鵲,而達文西對鳥類飛行的觀察與模擬,更是當今航太科技的根源。「仿生學」(Biomimetics/Biomimicking)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並且廣泛應用在工程、物理、病理、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學等學門,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等名校,也都在機械、材料、物理、生物甚至電腦系開設仿生課程。今年日本的萬國博覽會,英、德兩國也無獨有偶地以仿生學為主題。

台灣目前並沒有專責的仿生科技研究機構,只有在大學的建築、化工、材料等系所進行。至於「仿生學」在台灣的商業應用,則有依據鰻魚特性開發出來,可減少船舶阻力的特殊船舶漆、人工開發的珍珠粉,以及根據鯊魚皮特性改善的潛水衣等。首度在台灣開設仿生學課程的清華大學教授陳楚驤,曾經這樣表示:「仿生科技不僅是一門師法大自然的學科,當前最熱門的奈米科技、AI人工智慧科技、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上,都可藉由仿生科技的發現,指出未來可能的研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