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管理  
單期簡介
全球都是你的生產力
用1個人,使出10人的力,創造100倍的業績!
2004-12-09 /  6642  2
收藏本期

委外革命,一觸即發

簡介

吳昇奇
中央大學化工系畢,在美修習化工、資訊工程、管理等碩士學位,由硬綁綁的化工一舉跨進瞬息萬變的科技、管理領域,隨後創辦亞太數位菁英公司,擔任總經理,去年十月加入甲骨文,任總經理,具有逾20年的高科技產業經驗。

到IBM洽公,和你接觸的卻可能是甲骨文的員工?不要訝異,你並沒有走錯門,也沒有問錯人!因為你正處在時下最流行的「委外革命」風潮中。伴隨著委外風潮的白熱化,未來所有人都將對這種「另類接觸」習以為常,甚或你也可能成為這股潮流中的逐流者,打著A公司的名義,卻天天到B公司上班,領B公司的獎金,年終還要等B公司業績考核。

每個人都該做自己最專精的事

這樣的狀況最常見於與企業營運非直接相關的工作項目,舉例來說,你每天上班碰到的駐衛警和負責打掃的歐巴桑,可能都是外包公司派來的從業人員,但是隨著企業逐漸茁壯,在專精化的要求下,企業被迫外包的項目也將與日俱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就曾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要做自己最專精的事。」這句話算是為委外革命下了一個最精確的注解。

為了迎戰愈來愈激烈的競爭,企業不分大小,都逐步走向委外的道路,連帶也使得這塊市場的商機愈擴愈大。專家雖保守推估這個市場至少有6兆美元的產值,不過,由於這個市場仍在持續擴大中,實際大餅有多大,實在很難一言道盡。

就拿甲骨文為例,目前甲骨文應用系統的客戶多達400多家,且每年都以數十家的速度在持續成長中,如果有人可以想出將這400多家企業串起來的新服務模式,新的委外商機可能就此衍生出來了,所以我說委外的商機無所不在,而且正以10倍速的速度成長。有句話說:「機會是人家沒有做的,才是機會。」而在委外這塊新興的處女地中,到處充斥著別人還沒有做的機會,重點是你從中看到了什麼?又可以從中找到什麼可以立足的利基?

台灣是委外革命的先驅

談「委外革命」,看起來像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其實就我來看,台灣人可以說是委外革命的專家,只是沒有人將委外當作一種學科或是專有名詞來討論。四、五年級生應該都對蔣經國時代有些記憶,當時為振興台灣經濟,當局打出了「客廳即工廠」的口號,有不少的家庭也呼應這個潮流,到工廠接了業務回家做,從塑膠花組裝、包裝到簡易的紡織品拼接,不一而足,也為台灣經濟墊定了穩定成長的基石。現在回想起來,所謂「客廳即工廠」,不正是委外加工的最佳示範嗎?

再舉一個大家身邊都會發生的例子來說明,我有一位親戚就是發跡在那個「客廳即工廠」的年代。當時他只是一名外務員,夫妻倆由於薪水有限,只租得起放得下一張床的小房子,當時月租僅2,000元,之後在朋友的資助下,湊到了10萬元,買了電傳設備(TELFAX,一種比傳真機更古老的傳輸設備)、打包機和一輛發財車,就開始接訂單生產。當然,這種一人公司只要接得到訂單,一切就搞定了,因為後續所有的業務,從購料、生產、報關、船運,都可以透過外包形式完成。

後勤委外市場才剛萌芽

雖說台灣人很懂得委外這門學問,而且採行時間已久,不過台灣人的委外大多局限在生產線上,至於非生產線上的委外作業,即所謂的後勤業務(Back Office)的委外市場,則尚在起步階段。所謂後勤業務的委外市場,指的是非生產線的其他勞務外包,意即只保留自己最在行的核心競爭力外,其餘的後勤業務,包括財務、會計、Call Center(顧客服務中心)、催收帳款,甚或資訊中心,都有外包的空間。

以甲骨文之前承接的澳洲航空公司(QANTAS)為例,澳洲航空由於認知到飛行和航線管理才是航空公司的專長,因此決議將非自己所長的IT部門外包出去。不過基於慎重考量,澳洲航空在外包時特別委請了三位業界專家,相互合作,包括普華永道企業顧問公司(PWC)負責流程規畫,IBM負責架設硬體,甲骨文負責建立軟體機制,在三方的合作下,澳洲航空順利地將IT部門切割出去,也得以最少的成本,獲致最大的成效。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沃爾瑪百貨(Wal-Mart)和中國信託,因為由大型企業成功的案例,企業主已漸能接受將IT部門外包出去的作法。

究實而言,要將生產線外包,難度並不高,因為生產線外包後績效、品質、成本,都比較易於掌控,可以每個月做出評比。就發包前後的成效比較,後勤業務外包,由於缺乏一共同的指標可以稽核,再加上看起來似乎也沒有立即的必要性,多數企業對於這些業務的委外發包也不那麼積極。

不過主要造成後勤業務外包的瓶頸,還是來自於心理面的因素,不少業者由於擔心業務外包後,客戶名單可能因而外流,或是管理Know-How(關鍵技術)以及營運成本可能被競爭對手知悉,而間接造成公司競爭力下滑。其實這種擔心雖不能說是無謂,可是就現有範例來看,似乎「禍起蕭牆」要比「禍起外侮」來得可能性高,而且為害程度更烈。

就以最近的例子來看,台灣有不少金融以及電信資料外洩,都是起因於內部不肖員工。直言之,如事後證明,造成消費者資料外洩的事主果然來自從業人員,如果從業人員是內部員工,那麼消費者求償的對象就會是企業主;反之,如果企業主已將此部分業務外包給外包商,這時碰到消費者求償,企業表反倒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將責任推給外包商,而不致損及企業形象。

所以外包與自行承攬之間是得是失,答案並非制式化,而是要看企業的能力與需求而定。當肯定外包的利益高於自製後,企業主還要有勇氣可以跨越上述的心理障礙,才能促成委外革命得以由生產線正式推移到後勤系統。 

跨越心理籓籬從自己做起

要跨越心理的藩籬,第一步企業可能得認清委外並單是為了增加營收、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引進技術、人才,以提升品質。當然,每個人對品質要求不同,願意為品質付出的代價高低也不一,一般而言,大企業對於品質的堅持要比小企業來得堅定,也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委外革命在大企業全面落實的狀況,遠比小企業常見。

當然要靠企業自己去跨越心理的籓籬,難度確實很高,但是如果有心爭取此商機的委外企業,可以花點心思,將委外計畫裡的無形元素轉化成有形元素,對於企業將部分業務切割出來從事委外業務的幫助可能更大。這時委外企業可能得將承包後企業所需花費的成本,以及可能獲致的效益,和業務外包前作一評比,在「數字會說話」的吸引力下,應可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

雖然這股委外風潮也在台灣大企業中發酵,但是蔓延的速度還不算太快,反倒是政府,我看到較大的商機。以高鐵為例,為促成這條鐵路的正常運行,就引進了不少國外團隊,共襄盛舉。此外,台北市也不少工程案係以BOT的形式公開招標,如果加以衍生,這也算是另一種型態的委外案。

新制度帶來新契機

儘管台灣企業主對於全面委外步伐仍落後國外,但是這個商機卻是一觸即發。特別是明年,在新的勞退制上路後,企業著眼於勞資成本的大幅走揚(初估至少達6%),勢必會就公司現有人力進行適切的減肥行動,以追求企業的最適規模,連帶薪資制度也可能因此新制而出現前所未有的改變,不排除部分企業將提高獎金在薪水中比重,而將本薪降低,以追求企業經營的效率。在此狀況下,不單是企業要重新思考企業與員工的關係,面臨變局的員工也被迫要重新思考自己在企業中的定位以及價值,而促成委外革命提早在台催化。

委外商機在台蓄勢待發,也看好這個商機的甲骨文,一直在為此商機努力作準備。簡單來說,委外的市場確實存在,且商機驚人,但問題是要有人可以找到一個機制支援這些商機,讓委外市場可以在台灣發光發熱。甲骨文認為,啟動這個全新商機的機制,就在於符合顧客需求(OnDemands),讓客戶可以以最少的成本,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況下,去追求企業的成長。

很多人說台灣七、八成的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但是我的看法卻不然。台灣企業規模雖小,但很多營收5億元以上的公司,都已具有國際公司的規模,除接單仍在台灣外,生產基地都外移到大陸、東南亞,甚至有些公司在海外還設有行銷分公司,其所處理事務的龐雜,並不亞於國際企業,也正因為這個因素,他們在後勤管理所需要的委外協助,也遠比大型企業迫切。不過,基於可動用的資金有限,一個動輒上千萬的客製化軟體,對這些企業來說,難免有負擔過重之嫌。為了服膺這些企業的需求,甲骨文有計畫地將軟體的通則建立起來,希望能夠建立一些標準化的系統,未來企業在選擇應用軟體時,就可以比照到麥當勞點套餐的形式,就自己的需求挑選甲骨文為他們精心挑選的配套服務,而不用擔心負擔過重的問題。


官網獨家
【輸入優惠代碼master300】新訂1年方案,立即省下300元➤活動至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