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組織倒過來創意自然放膽來
讓組織裡發生更多創新的最佳方式,是提供一個可以放心冒險以及創新,並且人人皆可參與、完全民主的環境。再配合正式的創新流程、倒三角組織及積極促成的心態,員工自然可以盡情揮灑。
每家企業領導者都必須嚴肅面對以下問題:
■
■
■
■
如果你認真想要打造一個可長可久的事業。那麼,看看你現在的組織:不可諱言的,過去採取階層制度的公司,可以說是為了快速達成「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而設計,而不是為了產生創新的思考。
如今,為了鼓勵更多創新,公司勢必要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組織──他們必須有不一樣的工作流程,並以不一樣的心態對待他們的員工。
大多數組織的組織架構,是執行長在最上面,第一線人員在最下面的階層制度:
要更有創新能力,建議你把組織倒過來,讓公司滿足第一線員工的需求。這是提供聰明、有創新能力的員工拿出最佳表現的最佳環境。
事實上只有2種方法可以把組織倒過來:
1 從頭開始創立一個新的倒三角的事業體──並且允許它獨立於你現有的組織之外發展。讓這個倒三角組織,像內部新創事業一樣運作,全然自主,然後讓一般成長動力發生,促進這個倒三角組織向前進。
2 改造事業體,把它倒轉過來──進行徹底的翻修。詹姆斯.鄧特( James Daunt)任職英國連鎖書店水磨石(Waterstones)執行長時,他刪除了許多總部規畫作業,並且把書店配置決策交給分店經理。他同時也讓每間水磨石書店自行決定哪些書要做折扣,甚至要上架哪些書。水磨石不再把書店經理當作總部的客戶,而是把總部當成書店經理的僕人,完全由他們負責指揮調度。結果呢?水磨石從2011年負債2億6000萬美元,到了2015年變成高獲利的公司,並且在不同區域開設新書店。
要將原本組織裡的把關者轉型成為創新促成者,你要確保它們不受領導階層變動、公司改組或新熱潮出現的影響,為達此目的,你唯一的辦法是處理最根深蒂固的舊有制度。為此,你需要改變的職能可能包括:
1 法務──你必須請法務人員協助讓實驗更容易發生。許多公司都會要求法務團隊編寫一份單頁篇幅的指導文件,以簡明的語言說明創新團隊可以運作的範圍,以便大家了解自己的立場以及統一標準。如此一來,法務部門就能成為加快進程的促成者,而非進度卡關的瓶頸。
2 財務──記帳聽起來十分無趣,但如果每個實驗只用一套帳戶,那麼財務部門的工作就會變得簡單許多,實驗團隊也不必一再重起爐灶,可以專注蒐集顧客數據。
3 資訊科技──你可以請IT部門開發自動化程序,幫助創新團隊減少處理重複工作的時間。同樣的,這麼做是在使IT成為創新夥伴,而非瓶頸。
4 人力資源──許多大公司會評鑑每位員工的工作績效並予分級,而且分級會影響薪資福利與升遷機會。這些分級讓人失去參與實驗的意願,因為實驗的失敗風險極高。你應該請人資團隊也將同仁和專案經理的意見列入參考,想辦法培養唯才是用的文化。將員工視為創業家,他們就會有像創業家那樣的作為。讓員工評鑑變成持續對話的過程,而非一年一次的例行工作。將學習、誠實和成果視為成功的標誌。
5 薪酬與升遷──矽谷新創事業知道成果共享對吸引頂尖人才多有說服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你想在公司內部建立的創新團隊。設法提供某種與創新專案長期成功直接相關的「內部權益」,讓參與專案的員工也能雨露均霑。你可以把這叫作績效獎金,或任何其他你喜歡的名稱,就是要讓員工有休戚與共之感。
6 採購──你需要讓試辦專案可以輕鬆買到他們需要的零件,不必經過關卡重重的採購制度。
新創模式的終極目標,是讓組織擺脫傳統的階層體制,運作有如新創事業構成的單一網絡。你希望各式各樣的創新從底層不斷湧現;你也希望第一線員工有動力去進行實驗,嘗試新事物,最後想出足以改造整個組織的點子。這聽起來十分遙遠,但卻有實現的可能。
NO.678 內部創業
The Startup Way
by 艾瑞克.萊斯(Eric Ries)
中文版/精實新創之道(行人,2018)
NO.692 原創力
The People Equation
by 黛博拉.培里.皮斯辛(Deborah Perry Pisci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