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創意  管理  領導    
單期簡介
企業成長雙曲線
世界一流組織歷久不衰的經營策略
大部分組織都是為了滿足某種特定需求而存在。因此,重點是滿足那些需求,而不是可能過時的產品或服務,挑戰是如何在穩定營運與創新突破之間取得平衡。
2023-08-30 /  2233  7
輕鬆聽大師
俞國定導讀
收藏本期
目 錄 導 讀 中英書摘 延伸閱讀 友善列印 輕鬆抓重點

創新團隊背後的親密夥伴

成功的創新團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配置,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它們都在公司既有績效引擎工作的人員,以及專門負責創新的小組之間,形成一種內部夥伴關係。

新事業最佳組織架構

就算擁有優良的技術與現成的市場,也不一定就會成功,你還需要正確的組織架構。大致說來,正確的組織架構,要看新產品和既有的組織價值主張及流程有多相容而定:

1 價值主張相容程度不佳/流程相容度不佳──為了新產品商品化,必須成立完全自主的組織。

2 價值主張相容程度優良/流程相容度不佳──應該召集管理團隊,授權他們打造跨越組織界限的新流程。

3 價值主張相容程度不佳/流程相容度優良──新產品應由經常性開支較低、具備規模經濟優勢的事業體負責販售。

4 價值主張相容程度優良/流程相容度優良──可以靠協調目前的部門,發展新事業。

不要忘了,大部分的組織雇用的是能夠處理眼前問題的人才,未能依據未來的需求來找人才。許多公司難以創新就是這個原因。然而如果能夠先建立正確的組織架構,你就會清楚員工未來將需要的技能。

組成創新團隊常見陷阱

為了開發創新產品、讓創新產品上市,你需要召集一個團隊完成正確的事。在真實世界中,這類成功的專案團隊包含整天與創新為伍的專門人員,和照常從事既有職責、部分時間從事創新的身兼二職人員。要正確調配這種組合,通常是一大挑戰。

當公司在打造自己的專門創新小組時,經常不小心落入 7 個陷阱:

1 招募內部人員時心存偏見──從內部人員招募專門小組人員可能產生 2 大問題。第一,你最後找到的人選可能技能不足;第二,你可能冒險讓你的專門小組受組織包袱所害──因為你組成了一個無論外表或是行為,就像是既有組織的小分身。如果你的創新是為了徹底整頓求得更好的結果,這會是一大問題。專門小組需要技能卓越的外部人士,為組織帶來全新觀點。

2 沿用既有人員和職務──如果專門小組和績效引擎採用相同的職稱和職務描述,你最後只會得到和目前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3 強化績效引擎既有權力中心的主導地位──你希望專門小組選擇不同軌道,朝著新方向前進。務必確保專門小組的強項領域,正好是績效引擎無能為力的弱勢項目。

4 嘗試採用現存指標評估專門小組的績效──此舉再度鼓勵專門小組因循舊習,而非打破常規。

5 堅持專門小組採用公司既有的作業程序──專門小組應該自由建立對他們有意義、專屬於他們的程序。

6 未能建立專門小組特有的文化──你希望專門小組擁有較多「盡可能追求絕對的最佳績效」的文化,而非績效引擎那種「看緊每一分錢與節省開支」的文化。

7 專門創新小組須由母公司核可──如果你讓專門小組遵循一般業務單位程序接受一關一關的考核,你最後得到的結果,毫無意外就是現有單位的縮小版。

打造開創者與執行者夥伴關係

開創者非常擅長產出突破性的構想,但他們幾乎總是需要實在的執行者,以創造出實現突破所需的必要元素。事實上大多數「創業型」億萬富翁只是穩固的開創者與執行者夥伴關係中的一半。這種長期夥伴關係會帶出他們二者的最佳部分,並且讓巨大價值的創造變得可行及可能。

那麼你可以在自己組織中做些什麼,嘗試創造某些良好的開創者與執行者夥伴關係呢?一些想法如下:

辨識出技能看似互補的員工──然後設法讓他們一起處理新專案。

提拔你的開創者──讓他們擔任資深職位,並產出有想像力的解決方案。

刻意把你的最佳執行者和正在冒出的開創者配對──然後觀察化學作用如何演變。

移除障礙──給開創者和執行者在未來一起表現和成長的機會。

推薦書單



NO.471 創新方程式
The Other Side of Innovation: Solving the Execution Challenge
by 維傑.高文達拉簡(Vijay Govindarajan)、克里斯.特林柏(Chris Trimble)



NO.585 你的開創型員工在哪裡?
The Self-made Billionaire Effect: How Extreme Producers Create Massive Value
by 約翰.史維歐克拉(John Sviokla)、米契.科亨(Mitch Cohen)
中文版:大翻身時代(天下文化,2015)



NO.599 創新者的解答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ccessful Growth
by 克雷頓.M.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邁可.E.雷諾(Michael E. Raynor)
中文版:創新者的解答(天下雜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