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塊創新積木堆出樂高傳奇
NO.
515
2003 年,甫獲《財富》雜誌封為「世紀玩具」短短 3 年之後,樂高公布公司史上最大虧損,而且瀕臨破產邊緣。但就在 2007 至 2011 年全球景氣衰退之際,它的稅前獲利卻成長 4 倍。究其原因,樂高做錯、做對的正是企業界廣泛使用的 7 項創新原則。
顧客就愛你這樣服務
一次學會 5 大類讓人驚豔的客服工具
NO.
514
無論你的產品或服務有多好,如果無法持續讓顧客感到驚艷,你的競爭優勢將無法持久。結果不但無法贏得新顧客,更不能留住舊顧客。無人能例外!
MIT創業手冊
24步驟開啟成功創業之路
NO.
513
創業會遇到各種狀況,但是愈是無法預期的狀況,愈需要系統化的架構,來找出和解決你可以控制的變數,以便降低風險。現在你就可以循著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架構,用 24 個步驟開啟成功創業之路。
綠色競爭力
面對全球暖化、能源耗竭、人口爆炸的解決之道
NO.
511
環保議題不是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對抗,而是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拔河。將有限能源與資源做出更有效的生產與應用,讓環保成為企業與國家的競爭力將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少做一點比較好
終止人生團團轉 2 步驟
NO.
509
面對每天忙不完的工作、回不完的電子郵件、消化不了的資訊、接不停的電話,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超載的負荷量呢?關鍵就在於有所取捨,排除多餘的雜務,專注最要緊的事。
成功不必選邊站
思科如何同時守成與創新
NO.
508
許多公司常在抉擇中左右為難,思科卻是雙管齊下,把每個選擇都看成可以掌握的機會,不必無奈犧牲任何選項。成功關鍵就在於找到每個選擇的優點,彼此相輔相成。
打造精明生意腦
原來白手起家的富翁都是這樣想
NO.
507
如果你問中產階級如何變富有,他會告訴你要有大膽創新的點子。但是白手起家的富翁根本不是這樣想。因為偉大的點子雖然可以讓你上頭條,但更多人是靠尋常點子默默賺大錢。
Business Brilliant
Surprising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elf-Made Icons

大數據
看龐大資料如何靠分析顛覆一切
NO.
506
過去依賴專家經驗或領導者主觀判斷,將被資料導向的決策所取代。在大數據的世界,新型態的分析將造就一波新奇的見解和運用,重新塑造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
幫上忙,才是真行銷
讓受用顧客一輩子需要你
NO.
504
如果你努力銷售,你得到的只是今天的客戶;如果你誠心助人,你開發的就是終身客戶,這就是顧客實用性行銷法。在一個百家爭鳴的商戰時代,要想脫穎而出,你必須問自己:「我可以幫客戶什麼忙?」
搶占雲端商機
啟動雲端服務的 5 項關鍵要素
NO.
503
「雲端運算」可說是網路發展史上最具顛覆力的破壞性技術,它不但簡化並且降低營運的成本,同時還提供人們從未想過的使用彈性和運算能力。如果你仍舊張望不前,失去的恐怕不只是一場雲端商機,而是百年基業。
變出競爭力
8 大應變跟上快速轉動的商業環境
NO.
502
打造永續的競爭優勢是過去成功企業的拿手絕活。然而,在今日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上,堅持同樣的老劇本已經不管用了。你必須同時採取多個短期優勢來延續你的競爭力。
一上市就熱賣
3 步驟推出顧客會買單的產品
NO.
501
在上個世紀,製造力就是競爭力。行銷固然重要,市場還是依賴講求生產效率、擁有雄厚資金的大企業。到了 21 世紀,全球化市場改寫一切規則,只要能找到市場需求,你唯一要務就是找人掏錢買單,然後推出對的產品和服務。
Ctrl Alt Delete,重開機!
5 大潮流、7 大契機重新啟動你的企業與人生
NO.
500
企業界正遭逢劇變,許多公司陣亡,許多人失業,這些你都很清楚。現在就是按下「Ctrl+Alt+Delete」鍵,重新啟動你的企業和人生的時候!如果不這麼做,你的公司將會逐漸衰退,而且未來的 5 年之中,你可能會面臨失業!
效率12周
丟掉年度計畫重新找回你的時間
NO.
499
每年 12 月常常是銷售業績最佳的月份,企業為了達成年度目標,總是加足馬力,賣力衝刺。然而,這麼奮力一搏為什麼一年只發生一次?如果能改變週期,讓它一年發生 4 次,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好領導10大鐵則
成就團隊必須知道的不變真理
NO.
498
超過百萬個領導個案揭露鐵錚錚的事實: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卓越領導者,就是依循這 10 項不變的統御真理,帶領團隊改變世界,成就偉大事業!
複製矽谷難在哪裡?
搞懂世界創新之都教你的那些事
NO.
497
矽谷人很少問:「你替誰工作?」而是問:「你想做什麼?」當別人忙著創造收入時,他只想努力創造價值,這正是矽谷的成功之道。
這樣說就容易懂
3 招成為解說專家
NO.
496
人們不會購買他們不了解的東西,因為他們看不到價值。透過精闢解說,讓聽眾了解「為何要在乎你的想法、產品或服務?」才有機會讓聽眾更理解你的點子,進一步採取你期望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