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熱門關鍵字:  管理  創意  成功    策略  領導  行銷  AI
兄弟共築傻瓜王國
許多人認為,共同創辦人往往很難長期共事,如果是家人的話,那就更難了。但大衛和弟弟卻成功做到了,一起帶領公司走過幾十年的高低起伏。
2025-10-29 /  41

大衛.加德納(David Gardner)與弟弟湯姆共同創辦並經營知名的投資顧問公司The Motley Fool,30多年來合作無間。這對兄弟大學都主修英文,沒有任何金融方面的學術背景或訓練,但後來卻攜手走上投資的道路,這得歸功於從小帶他們認識股市的父親。

兄弟倆分別出生於1966 年和1968年,父親打從他們十幾歲起就教他們投資的觀念。他常說:「你應該成為你喜歡的公司的股東。」比如說,他們走進超市時,父親會說:「嘿,孩子們,看看那邊的巧克力布丁,我們可是那家公司的小股東喔!雖然只買了幾股,但那家公司就做這種布丁。來,再多買幾個吧!」

這讓加德納兄弟在年輕時就以有趣的方式認識美國的「所有權文化」——你不只是消費者,還可以是企業的股東。那種感覺讓投資變得像遊戲一樣。此外,大衛自己本來就喜歡棒球統計數據,所以自然也就把這種興趣延伸到股市分析上。

1988年從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畢業後,大衛曾為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路易斯.魯基澤(Louis Rukeyser)的《華爾街通訊》撰寫投資相關文章,不過很快就開始創業,與弟弟湯姆一起創辦The Motley Fool。

這是一份紙本的投資通訊,老實說,最初是寫給父母的朋友看的,因為那時只有他們願意花一年48美元的訂費,支持他們這個剛起步的小生意。

The Motley Fool這名字靈感來自莎士比亞的宮廷弄臣,象徵用幽默揭露金融世界的真相。在莎士比亞的戲劇裡,弄臣是唯一能對國王說真話的人,因為他們總會以幽默和機智包裝真相,既能直言不諱,又能全身而退。

在兄弟倆剛創業的1993年,股票經紀人是靠交易次數賺錢,他們會極力鼓勵客戶頻繁買賣,好讓自己抽佣。那時候,投資人甚至不能收聽公司法說會。大衛和弟弟深覺在現實的金融世界裡,太需要更多「說真話」的人了,所以決定把他們的投資通訊取名The Motley Fool,因為那種「敢對國王說真話」的精神,正是他們文化的起點。

他們創辦公司的宗旨是「幫助全世界成為更好的投資者」,不過在經營上,他們只有一腔熱血,沒有正式商業計畫,猶如「邊飛邊造飛機」。

那時網際網路尚未普及,但靠著撥接上網,線上服務開始逐漸成為消費者的新興工具。他們成了America Online(AOL)和其他幾個平台的付費用戶,開始在論壇回答網友關於投資與選股的問題,那正是大衛最熱衷的領域。

時間一久,AOL開始注意到他們,問說:「你們那份寫給父母朋友看的《The Motley Fool》通訊,名字挺有趣的,要不要在AOL上開一個專區?」那時AOL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連「關鍵字」或「頻道」的概念都還很粗糙,他們可以說是搶先一步進入了這個平台。

接下來的5年,The Motley Fool搭上了AOL的黃金成長期,發展飛快。突然之間,他們有能力聘請第3個人。兩兄弟請了一位朋友,接著又請了另一位。很快地,他們就從兩個人變成幾百名員工,也獲得矽谷創投資金,經歷了90年代末網路熱潮的所有高潮與低谷。

他們曾經在AOL改為固定月費導致營收崩盤後,被迫轉向免費網站模式,靠廣告維生。2001 年dot.com泡沫破滅,那斯達克崩跌70%,公司被迫裁員3次,員工從435人到剩335人,廣告收入枯竭,最後是轉向訂閱服務,聚焦長期用戶價值,公司狀況才穩定下來。

時至今日,The Motley Fool已經成為一家中型企業,現金流穩健,使命明確,最特別的是,他們有一個遍布全球的社群。世界各地的成員都自稱「傻瓜」(fool),大家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只為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許多人認為,共同創辦人往往很難長期共事,如果是家人的話,那就更難了。但大衛和弟弟卻成功做到了,一起帶領公司走過幾十年的高低起伏。

大衛說,其實創業初期那幾年,根本沒人真的在「管理」公司,他們是在公司規模變大之後,才開始認真思考怎麼經營。他們嘗試過許多不同的經營方式,比如由「委員會」共同管理,也曾聘請外部CEO領導公司,後來才摸索出比較合適的分工方式。

弟弟湯姆注重數據和組織,因此擔任執行長,組織上所有的管理線都向他報告,團隊領導、產品開發、財務策略和市場擴張都是由他負責。

大衛擅長創意和故事敘述,工作偏向外部創新和品牌推廣,在公司擔任規則破壞長,是Rule Breakers服務的主要顧問,這是專注高風險、高回報創新股票的訂閱產品。他還主持《Rule Breaker Investing》播客,分享個人投資哲學。

大衛很推崇巴菲特的一句話:「因為經營企業,我成了更好的投資者;也因為投資,我成了更好的企業經營者。」

他覺得這句話真正點出了經營與投資之間的雙重關係。了解商業運作、思考什麼樣的策略有效,然後再把這些經驗應用在投資決策中,兩者能互相滋養、形成良性循環。這也是他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

David Gardner

Website @https://www.fool.com/

Linkedin @david-gardner

X @DavidGFool

 

 


推薦閱讀

NO.1045 打破成規做投資

從小愛看娛樂新聞,以為長大會有長進,想不到成了歐巴桑後還是愛看。喜歡一切無關宏旨的小故事。
專欄列表
STEP1▸2▸3(2) 一分鐘學習包(1) 三分鐘圖解(21) 優勢力(15) 大師小傳(93) 大師教你如何突破現狀(22) 大師教你打造卓越團隊(1) 大師教你找到好工作(4) 大師教你網路平台賺錢策略(2) 大師教你表達力(5) 就是要創業(6) 打破迷思(21) 故事分享(1) 新趨勢(9) 書市掃描(104) 最棒的一年(1) 網路搜查(3) 編輯室報告(6) 觀點X案例(5) 輕鬆做好人際關係(5) 輕鬆學分析(2) 輕鬆學創新(29) 輕鬆學創業(7) 輕鬆學合作(12) 輕鬆學寫計畫書(3) 輕鬆學投資(11) 輕鬆學時間管理(8) 輕鬆學溝通(7) 輕鬆學策略(61) 輕鬆學管理(58) 輕鬆學簡報(7) 輕鬆學經營(1) 輕鬆學行銷(27) 輕鬆學談判(1) 輕鬆學銷售(2) 輕鬆學領導(35) 輕鬆搞懂公司財務(1) 過好生活X做好工作(11) 重要訊息(4) 鉅亨網精選(41) 關鍵字典(4) 關鍵思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