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創業家柯林.坎貝爾(Colin C. Campbell)出生於加拿大的一個農場家庭,20歲出頭創辦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之後的20幾年,他創辦並出售許多網路公司,包括Internet Direct Canada、Tucows (TCX)、GeeksforLess.com、Hostopia、HipOptical、.CLUB Domains、Escape Club 和寵物產品品牌Paw.com,這些公司多次入選美國成長最快私人公司排行榜。
將近30年的創業生涯,讓坎貝爾有一種體悟,他覺得創業家其實跟藝術家很像,血液中都流著狂放不羈的因子,就拿他自己為例,當初開始創業憑的就是一股衝動而已。
那時他大學輟學,在家裡的農場幫忙賣菜,不但口袋裡沒有半毛錢,還欠了一屁股卡債。但他看到網際網路興起的趨勢,覺得機不可失,於是,挪用了政府發放的學生貸款(壞示範,他承認),還向媽媽借了12,800美元,在1993年與弟弟開了一家電子佈告欄系統(BBS)服務公司,後來發展成加拿大第二大的BBS,然後他們又開了一家網際網路服務公司,在90年代中期成為加拿大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還登上雜誌封面,十分風光。
不久之後,他們決定將公司出售給一家上市有線電視公司,坎貝爾因此持有那家上市公司13%的股權,公司股價一度飆升至超過10億美元。但在此時,坎貝爾做了一個錯誤決定,讓他不到30歲就嘗到賠掉1億美元的滋味。
坎貝爾在公司出售交易中同意接受18個月的股份禁售期,但人算不如天算,2000年3月網路泡沫破滅,當時坎貝爾已經不再是公司CEO,只在幕後負責網路部門的營運,無法控制公司的運作,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公司的股價從每股19美元跌到只剩6美分,損失慘重。這次經驗給了他一個重要教訓,就是出售公司一定要保有流動性或控制權,要是兩者沒有拿到,那會非常不利。
坎貝爾覺得創業家像藝術家而非營運者的另一個原因是,創業家天生擅長隨機應變,他們從一個危機到下一個危機,再到下一個,一直循環下去,很少考慮建立系統,坎貝爾自己是在2006年經高人指點,才學會這點。
那時他的公司停滯不前,他與一起創辦公司的弟弟理念不合。員工之間也在內鬥,董事會開始覺得他年紀太輕,經驗不足,無法勝任工作,考慮物色其他CEO人選。坎貝爾為此特地飛往拉斯維加斯,尋求知名高管教練Patrick Thean的指導。在教練的建議下,他開始引進系統。
首先,他們展開為期兩天的策略規畫,並且落實執行計畫長達90天,訂立年度、季度和個人目標,引進相關的軟體系統、職能評估、銷售手冊等等。他們做了許多事情來擴大公司的規模,這些舉措漸漸奏效,整體業務規模翻了3倍,坎貝爾趁勢將公司賣給一家財富500強企業。
坎貝爾的財富和名聲隨著一次又一次創業成功而水漲船高,但凡事有好就有壞,創業和經營的龐大壓力也對他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他經常失眠,凌晨3點醒來就睡不著根本家常便飯,他的許多創業家朋友也有類似問題,失眠、憂鬱症、躁鬱症、過動症,他知道有人為了逃避壓力而濫用藥物,還有朋友因為公司倒閉而自殺。很多藝術家都有心理問題或英年早逝,其實創業家也是如此。
對此,坎貝爾建議創業家建立一個由同儕創業家和商業教練組成的強大支持網絡,提供情感支持和實用建議。除此之外,他自己還有一個抒壓技巧,就是下班後泡熱水澡,讓緊繃的情緒舒緩下來,對他而言,這就是最好的藥物。
Colin C. Campbell
Website @https://colinccampbell.com/
Linkedin @colinccamp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