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查爾斯三世在今年的國王壽辰授勳名單宣布授予帕特里克.迪克森(Patrick Dixon)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時,迪克森正與妻子駕船環遊世界,錯過了最初的通知信函,後來在船上收到一封緊急電子郵件,他才知道授勳的事,驚喜之餘,也感到無比榮幸。
大英帝國勳章是由英國君主授予的榮譽,旨在表彰對英國及其海外領地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迪克森是個成功的連續創業家,目前是趨勢預測公司Global Change Ltd.董事長;他寫過30多本書,其中16本是暢銷書;他也是備受推崇的未來學家,早在1998年就曾預警新病毒大流行可能帶來的全球風險。但,這些都不是他獲頒勳章的原因。
1957年出生的迪克森,職涯其實是從醫生開始,而且是臨終關懷醫生,這個選擇或許與他虔誠的基督信仰有關。迪克森曾在書中描述他第一次見到死者的場景,當時他還只是醫學生。一個心臟驟停的男人在歷經激烈搶救之後仍然回天乏術。醫護散去之後,男人孤零零地躺在那裡,大腦逐漸停止運作,迪克森握著他的手,默默為他祈禱。這時,一位年輕醫生進來,拿著大針頭,開始對著死去的男人練習頸部靜脈穿刺。迪克森請他停止,但他拒絕,更可惡的是,那位醫生還是男人的負責醫師。他的態度充滿冷漠,彷彿男人只是一件物品、一塊肉。迪克森感到憤怒和難過。一個受訓練去照顧他人的人怎麼能如此冷漠?他在心中暗暗發誓,在他的陪伴下,任何人都不會這樣不體面地離世。
身為一名基督徒,迪克森相信他明白了一些那位醫生完全忽略的事情:一個難以理解的奧秘剛剛發生,而他有幸親眼目睹。這是一個人,一個擁有個性和能量的個體,在剎那間離開了這個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世界。在他的注視下,這個人僅僅只是離開了他的軀體而已。
醫學院畢業後,迪克森進入聖約瑟夫臨終關懷中心(St Joseph's Hospice)服務,專門照顧癌末病患。當時正值1980年代,愛滋病疫情剛開始在全球蔓延,倫敦各地有許多人突然在家中死亡,沒有人知道該怎麼應對這種致死率100%的疾病,迪克森被找來提供建議,因而一頭栽進愛滋病照護領域。
他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遇見愛滋病患的情景:一名年輕的學生,病重至極,孤單地躺在一間繁忙病房的小房間裡。他焦躁不安,滿身大汗,呼吸急促。雙手緊抓著病床的邊緣,充滿恐懼。他瘦削的臉上戴著氧氣罩,胸口纏滿了電線和管路。他孤身一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的父母住得很遠,完全不知情,還以為他在大學裡健康地活著。他害怕父母得知實情後的反應,因此完全隱瞞了自己的病情。
迪克森原本跟許多醫護一樣不太想踏入愛滋病房,愛滋基本上是男同性戀的性病,他的基督教背景告訴他,這些人是因為背棄上帝的道路才會生病。但是,當他看著眼前垂死的年輕學生,那是一個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人,極度需要幫助,他怎能不放下個人偏見,專注於關懷與援助呢?
迪克森建議醫護換用舒緩痛苦的藥物,但遭拒絕,迪克森氣憤極了,「讓病人在痛苦中悲慘地死去,算哪門子的醫療?」幸好,最後他們還是採納了他的建議,使用放鬆身心、減輕恐懼和呼吸困難的藥物,改善了病人的狀況,他血液中的氧氣濃度不減反增。這些藥物不僅沒有縮短他的生命,反而讓他能以舒適、有尊嚴且平靜的方式面對無可避免的結局。在他去世前,他也見到了家人。
這次經歷促使迪克森與其他人一起開始為愛滋病患建立類似安寧療護的居家照護團隊,幫助病情惡化的病人減輕痛苦,同時提供適切的支持。他還撰寫《愛滋病真相》(The Truth About AIDS)一書,並在此基礎上展開了一項關懷計畫,這就是他後來於1988年創辦的慈善組織ACET(AIDS Ca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旨在提供愛滋病患者所需的支持、教育和資源。他希望透過ACET來改變社會對愛滋病的看法,並促進世人對患者的理解與接納。此外,他也積極推動性教育,以預防愛滋病的傳播。
ACET目前在許多國家都設有服務據點,包括英國、愛爾蘭、烏干達、羅馬尼亞、泰國、辛巴威、南非、印度、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迪克森現在雖然不再行醫,但他一直是ACET的志工和大使,愛滋病照護是他始終不變的志業。2024年,他因為在這方面的卓越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迪克森將這份榮耀與所有醫護人員共享:「對我來說,我只是這個大故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英雄是世界各地從事照護工作的人們。許多男男女女正在做著令人驚嘆的事情,能夠與他們共事是我莫大的榮幸。」
Patrick Dixon
Website @https://www.globalchange.com/
Youtube @patrickdixon-futurist
Linkedin @patrickdix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