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管理意味著為了自己的成功而操縱他人,相較之下,領導則是為那些託付於你的生命負起責任,好好照顧他們。」──包伯.查普曼,百威勒集團執行長
案例
百威勒集團(Barry-Wehmiller)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機械製造與技術顧問公司,1885年成立,最初製造啤酒行業機械設備,後來透過大量收購經營不善的企業,成長為一個多元化集團,全球員工共計1萬2000人,年營收達30億美元。
百威勒的經營績效十分卓越,但他們最有名的不是這個,而是強調「員工幸福感」的企業文化,董事長兼執行長包伯.查普曼(Bob Chapman)是此一文化的推動者,他提倡「真正人性化領導」(Truly Human Leadership),讓員工每天帶著滿足感回家。
百威勒的員工有多幸福呢?他們獎勵帶來正向影響的員工,但可不是發錢或表揚就算了。凡是被同仁提名的員工,公司都會寫信給他們的家人,讓家人知道這個員工在上班時間裡面做了什麼很棒的事情。頒獎典禮當天,揭曉最終得獎人並宣讀同事提供的提名事蹟,公司還會事先偷偷連絡得獎人的親友到場觀禮。得獎的員工會領到一把跑車鑰匙,可以開著公司提供的拉風跑車奔馳一個星期。
早期百威勒的組織文化並非如此。查普曼在1975年從父親手中接過百威勒的經營權時,年僅30歲,商學院畢業的他只有在會計師事務所當會計師的工作經驗,對於企業經營懵懵懂懂,只能根據過去的所學所見採取傳統的管理方式,他的轉變來自三次重要的啟發。
第一次是在1997年。那時他們剛收購一家位於南卡羅來納州的公司,查普曼飛到當地視察,在辦公室開門前,他在員工餐廳喝咖啡,當時正值三月,大家都在聊正在進行的大學籃球錦標賽,說他們在辦公室的賭盤如何如何,每個人都很開心,但隨著八點的上班時間臨近,歡樂的氣氛逐漸消失。查普曼當時就在想:「為什麼工作不能像這樣有趣呢?」於是,他想到在三月籃球瘋期間舉辦銷售團隊競賽,原本只是想讓大家開心,結果訂單竟然增加了20%!這就是第一次啟發。
第二次啟發是在教堂裡,查普曼看著牧師在台上諄諄教誨,突然意識到,教堂每週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啟發信眾,但在工作中,我們每週有40個小時照顧員工,我們影響別人生命的力量比教堂大40倍。如果我們懂得如何關懷那些我們有幸帶領的人,企業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向善力量。
第三次啟發是在一場婚禮上,查普曼的朋友牽著女兒走過紅毯,賓客十分感動,在他們眼中,這對新人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即將步入婚姻。查普曼突然想到,他以往總是將為他工作的員工視為他實現成功的工具。他們是工程師、會計師、生產工人,但他們其實都是人家的寶貝孩子,就像眼前的這對新人一樣。
這三次啟發讓查普曼決定要像對待家人般真心關懷員工。他開始與各地的員工會面,了解到製造業有很多不怎麼公平的傳統。例如,辦公室員工隨時可以拿起電話撥打私人電話,而工廠員工則必須等到正式休息時間,還得使用付費電話。他們必須打卡上下班,做什麼都要請示,但辦公室員工不用。對工廠工人來說,這感覺不被信任。所以百威勒取消了打卡制度,安裝免費電話,讓大家可以隨時喝咖啡。他們盡一切所能,不讓人因為在建築物的某個區域工作而感到低人一等。
查普曼的「真正人性化領導」核心理念是領導者不應該「管理」人,而應該「照顧」人,就像對待你的配偶和你的孩子那樣,關懷他們,承認你對他們負有深切的責任。
百威勒希望確保「真正人性化領導」永久融入企業文化,但他們知道無法透過送人去任何大學或研究所實現這一點,因為那些地方都在教授管理。所以他們創辦自己的大學,培養懂得如何好好照顧他人生命的領導者,目標受眾不是高層領導,而是第一線主管,因為他們掌管大約80%的員工,這能觸及盡可能多的生命。
可能有人會說:「哦,這很好,但我們需要專注於賺錢和獲利。」其實百威勒過去30年的績效超過股神巴菲特的公司,股東權益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5%。查普曼認為百威勒的成功關鍵就是關懷文化。
在大多數工作場所,大多數人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因為他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當你開始真誠地關懷員工,當他們感到安全、受重視、是團隊的一份子時,他們會展現出連自己都不知道擁有的天賦。穩健的商業模式提供建立關懷文化所需的安全感。商業模式是首要的,但文化才是讓人發揮全部潛能的關鍵。
常見的企業文化流行語,像是員工投入、效率提升、績效表現,其實都是以企業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百勒威的目標是釋放人類的潛能,「當人蓬勃發展時,公司也會蓬勃發展,」查普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