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值怎麼說?怎麼算?
吸引投資除了算數字還要說故事
NO.
735
你要如何確立一份資產的真正市場價值?對任何投資決策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麼你想聽故事還是看數字呢?
一見傾心定位策略
站對位置顧客自然看上你
NO.
734
大多數產品都是一樣的,只有從最適當的座標看待它們,這些產品才會是獨一無二的。產品定位的最終報酬,就是讓最契合你的顧客一眼就看到你的優勢。
領導11變
動盪時代最需要的應變能力
NO.
733
應變能力已成為卓越領導力的標誌。身為動盪時代的領導者,你必須更快察覺周遭的變化,更快做出反應,而你的每一次進步也都需要確實能改變你思考、行動及領導方式的領導力變革。
富有的13個練習
NO.
732
想要更成功,你不必想辦法擠出更多時間,也不可能擠出更多時間,而是要改掉使你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的習慣,換成富有習慣,讓這些習慣引你到達你期盼的未來。
兼職創業
善用10%的時間和資源投資自己當老闆
NO.
731
過去,你不得不離職或退休來追求你的夢想,但現在情況正好相反。兼職創業正是實現創業夢想,又不必孤注一擲的完美方式,並且將成為你身分的一部分,而且是唯一永遠跟著你的身分。
品類爭霸
不用再比了,現在就創造一個你說了算的市場!
NO.
730
現在最厲害的公司不是賣更好的解決方案,而是創造全新的市場品類,賣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使用全新的方法解決老問題,使得先前產品或服務顯得落伍、笨重、難用或令人痛苦。
怪點子才厲害
讓瘋狂想法變成傑出辦法4原則
NO.
729
無論任何領域,最重大的突破幾乎永遠是那些挑戰傳統思惟的想法;但正因如此,那些想法也最有可能一開始就夭折。如何讓這些看似異想天開的想法發芽茁壯,也就成為至關重要的課題,對老牌企業尤其如此。
脫鉤搶商機
斷開顧客價值鏈發現新財源!
NO.
728
從顧客的角度出發,隨著科技與環境改變,整個消費行為構成的價值鏈當然可以也應該不斷破壞與重新創造,以便更貼近顧客的需求。如果你仍一心捍衛原本的價值鏈,那麼與顧客行為脫鉤自然是遲早的事。
矽谷總教頭比爾.坎貝爾
Google、Apple和Intuit都找他帶團隊
NO.
727
今日的公司要成功,就需要有像社群一樣合作的團隊,一心一意做對公司有益和正確的事。但這種事不會自然發生在一群人身上,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優秀人士,因此你需要有人擔任團隊的教練。
抓對數位轉型5重點
全面升級你的策略不只是科技
NO.
725
數位轉型的重點是改變你的商業策略,而不是轉變你的科技,這對許多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老牌企業尤其重要。數位科技再好也只是工具,因應數位環境,升級策略思考才是解決之道。
員工也要新課綱
聰明企業都懂學習力就是戰鬥力
NO.
724
學得一技之長便能高枕無憂的時代已經結束。無論企業或個人,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惟有持續學習及提升專業技能,才能持續擁有可供交易的籌碼。
另我
換個身分釋放你內心的超級英雄
NO.
723
在你內心深處,你其實很想做到、擁有或表現出比現實更好的自己。如果你覺得做不到,不妨問問心目中的英雄會怎麼做?你自然知道答案,你缺少的只是一套展現超能力的方法。
原子習慣
顧好4法則,打造每天進步1%的成長系統
NO.
722
每天改善1%的習慣看似無足輕重,但只要你持之以恆,這些微小的進步不是加總起來,而是以複利倍增,造成非常驚人的差異。
你不是沒錢,是沒做這7件事
NO.
721
聽別人的發財故事,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確實不會跟你有任何關係。格蘭特.薩巴提的方法很實際,如果你能趁早開始,學會「用時間換金錢」,即使不能像作者一樣,在5年內變成千萬富翁,至少已走在財富自由的路上。
贏在小起點
從6萬到6000萬美元營收的啟示
NO.
720
從傳統花店,拓展成為30家加盟店,再轉型為全美最大的線上鮮花快遞公司之一,所有成敗全都來自最根本卻常被輕忽的「小事」。
為什麼要讓員工不開心?
做對6件事,工作環境改善了,業績自然成長
NO.
719
不同於一般新創公司強調敏捷或精實管理。理查.薛瑞登認為領導的重大挑戰是打造出一個充滿喜悅的組織。如果你能建立一個能激勵員工的公司,員工會更有創意、更有精力,業績自然更好。
瘋狂特斯拉
看馬斯克如何引爆電動車革命終結石油時代
NO.
718
跟太空計畫比起來,設計一款很酷的新車好像並不困難,但要能夠開始生產成千上萬輛車,並賣給消費者,箇中障礙還是十分艱險,而且馬斯克的夢想也不僅止於此。
數位行銷對話6條通
有目標可量化能分析才有效的線上活動策略
NO.
717
數位科技從根本上改變了行銷的運作方式。有了網際網路,你能蒐集數據、觀察人們在網路上的實際行為,了解市場真相,而不是憑藉經驗和理論。事實上,只要你用心傾聽,顧客將回答你每一個問題。
不一樣團隊
別怕衝突!敢用怪怪的人才能創造更多可能
NO.
716
夢幻團隊不一樣。他們可以為了崇高目標共同合作,但不必擁有一樣的想法,更不必為了共同價值而妥協,他們知道集體沉默比互相爭辯更可怕。他們克服困難的挑戰,這個挑戰包括學習彼此尊重和包容。